人们常说 " 年轻就是资本 ",可就在前段时间,17 岁的高中男孩小方(化名)却在悬崖边走了一圈。
小方身高 1 米 9,身材匀称,平时喜欢打篮球,一直是大家眼中的 " 阳光大男孩 ",但自初三以来,熬夜做功课成了他的日常。
【资料图】
几天前在上体育课时,正在跑步的小方突然眼前一黑,双腿一软,重重摔倒在地,这可把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吓得不轻,他们反复尝试叫醒小方,见仍未反应后急忙拨打 120,将其就近送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
接诊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娄丹宁在完善小方的头颅 CT 和 CTA 检查后,最终诊断为 " 急性脑栓塞 ",其中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情况危急,但由于小方的年龄不符合静脉溶栓适应症,于是立即联系介入团队进行评估。
面对如此年轻的脑梗患者,杭师大附院的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也有些吃惊,卒中中心缺血介入组长副主任医师叶小军和副主任医师高忠明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最终决定进行介入血管内治疗,对小方进行全身麻醉并进行气管插管。
医疗团队经近 1 小时的手术,顺利开通小方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并且恢复血流良好,术后复查头颅 CT 未见出血,后将小方转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并在其麻醉清醒后顺利拔管。
第二天一早主刀医生叶小军医师查房时,小方已神志清晰,对答如流,右侧肢体基本恢复正常,能下地行走。
" 孩子身体一向健康,怎会突发脑梗?以后生活要注意什么?" 小方父母着急地问。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叶小军介绍,脑梗死一般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但如今有年轻化趋势,这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吸烟饮酒、肥胖或超重、长期熬夜、情绪激动等有关,小方的发病,就与他长期持续熬夜有一定关联。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 6 人中就有 1 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 6 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是我国目前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娄丹宁强调,并不是说青少年就不会患有此疾病,只是相对较为少见,加之不健康的因素影响可诱发本病。患者在溶栓取栓手术后,应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需注意饮食,尽量不要熬夜。
叶小军提醒,脑梗起病急、发展快,黄金抢救时间是在发病后 4.5 小时以内。如果过了溶栓时间窗或不符合溶栓适应症,大血管闭塞患者还可进行急诊介入动脉取栓治疗。在平时生活中,一旦身边人出现口角歪斜、讲话不清楚、走路不稳、视物黑朦、手脚不能活动等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就近到经国家认证的 " 卒中中心 " 资质医院就诊。
来源:潮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吴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