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我们用32个夜晚拍完了《长沙夜生活》电影,几乎忘了你白天的样子。无数个清晨,我见过坐在街边看手机里女儿照片的代驾,见过收了臭豆腐摊准备回家的大哥,见过一边哼歌一边扫街的清洁工大姐……我穿过这些为了生活不停奋斗的普通人,是他们给了我勇气拍下去,让我回到在长沙火车站出门远行的十八岁,让我单纯地回到一碗原汤米粉,人生的态度沸腾其上。”
(相关资料图)
电影《长沙夜生活》上映前夕,湘籍编剧兼导演张冀用一封深情款款的信表白长沙。该片于4月28日全国上映,而湘伴君在看过电影后,最大的感受正是张冀反复说的那句:这不仅仅是长沙的一夜,也是中国每个普通人共同度过的一晚。
电影+文旅,
106分钟带你游遍一座城
长沙,“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它,“手可摘星辰、遍地烟火气”的网红城市是它;湘江边的舒适恬静是它,凌晨2点大堵车是它;“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是它,“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也是它……如此千姿百态的一座城市,怎能不引人蜂拥而至?
而当这一切都发生在一夜之间,浓缩于106分钟的银幕上,“跟着一部电影游一座城”便足够吸引人。
长沙的夜晚热气腾腾,人声鼎沸。晚上10点过后,烧烤、酒吧、剧场,活色生“湘”,滚烫营业;24小时书店、24小时餐厅、24小时便利店等新消费场景,正在满足更多年轻人的胃、安抚他们躁动的心。
当岳麓书院、橘子洲、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长沙火车站等久负盛名的地标被搬上了大银幕;当太平街、潮宗街等见证历史沧桑的老街,与梅溪湖城市岛、马栏山鸭嘴公园等“新生代”打卡地成为电影故事舞台,长沙“领衔主演”的“咖位”毋庸置疑。
影片中,长沙的美食、美景,让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显得格外诱人。而除了烟火气外,长沙的书卷香更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取景地长沙十二时辰书店,藏身于闹市,却在喧嚣中,另辟了一处心灵栖息之所。
正如湖南省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所说:“岳麓山、湘江水、橘子洲、长沙城,《长沙夜生活》里面所呈现的生活场景,都是长沙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景点,观众看完电影以后,完全可以跟着电影去旅行。”
湘伴君通过携程旅游等平台看到,五一期间,长沙成为国内游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一部电影的火爆,无疑将催生更多旅游打卡点。有了这部106分钟的“超级攻略”,玩转长沙将更得心应手。
片方介绍,《长沙夜生活》是一部由长沙人民共同创作的作品,也是新时代“电影+文旅”模式的一次有力探索。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充分打造一个“电影+文旅”经典案例,促进长沙文旅高质量发展、提升长沙城市美誉度。
不止是城市宣传片,看了更懂长沙
湘籍主演阵容,湘籍创作团队,湘人湘事湘音……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一部加长版的“城市宣传片”?那湘伴君要告诉你,事情没这么简单。
作为一部由“长沙”领衔主演的电影,预期之内的部分的确在影片中呈现得淋漓尽致。而更让人惊喜的是,超预期的部分。
那便是《长沙夜生活》作为一部电影本身带来的体验——这是一部气质鲜明、有生命力、理念完整的作品。电影并非没有缺点,但影片中那些令场内观众大笑、动容乃至落泪的瞬间,其背后所唤起的情感共振显然超越了城市和地域。
长沙的确是个大IP。作为电影片名,对一部分人而言可能会引流,但对另一些人也有可能截流。好在,这部电影讲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成长的故事、爱恋的故事、和解的故事,是长沙人的故事,也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故事。
这些年的长沙,一半在地上,一半在网上。外地人说,长沙是“网红”,本地人说长沙是“长红”,这个“长”,是长沙的长,也是时间的长,更是文化渊源的长。
透过影片,你会发现,长沙除了吃喝玩乐,还有更多人文魅力值得你来感受;你会明白,长沙为什么能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又是凭什么连续3年入选“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
电影这张文化名片,把一座城市的温度捕捉到镜头里。不仅是景点、建筑、美食,更有在这些基础上的风土人情。诚如张冀导演信中所说“人生的态度沸腾其上”。
不论你是正生活在长沙的本地人或外地人,还是曾经来过或还没来的人,甚至是即将离开或已经离开这座城市的人……你都能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温和地走进每一个良夜,因为夜的尽头,生活总能迎来光亮。”这不仅是电影《长沙夜生活》想说的,也是来自夜色中长沙的深情告白。